用大爱演绎生命价值
98岁老教授辞世捐献遗体
为我市迄今年龄最大捐献者 三位家人也加入遗体捐献行列
4月3日,山西大学98岁高龄的退休教师王钊教授在家中安详辞世。没有焚香烧纸,也没有哀乐丧服,按照老人的遗愿,在第一时间,家里人联系了市红十字会,完成了遗体捐献程序。目送着老人走远,家人含泪跪拜,是不舍,更是理解;朋友们深深鞠躬,是眷恋,更是崇敬。昨日上午,我们见到了王钊老人的妻子和儿女们,聆听了这家人的故事。
平凡老人乐助人
早在王钊老人89岁时,他就和老伴约好,百年之后,要将遗体无偿地捐献出来,以供科学研究、医疗救治之用。大女儿王黔明说:“父亲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当时一个同事去世时,就是这么做的。当然,这个决定也不意外,这和我父亲一生的性格密不可分。”
小女儿的爱人石敬铭说起岳父来,非常敬佩。他说:“老人勤劳节俭,又特别乐于助人,原来没退休时,特别体恤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会把这些孩子领回家,管吃管住,还要送他们书,教导他们做人做事”。
退休后,老人也闲不住,他奉行“生命不息,能动则动”的信条,除了锻炼身体、学习看报之外,他还要自己“找事”,去图书馆帮着看门,去美术学院帮助学生,都是义务劳动,不收取一分钱报酬。汶川地震时,他还自愿捐出500元。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老人一生低调,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坚韧自立,明事理,通人情。哪怕对家里人也是这样,如果孩子们大老远从省外、甚至是国外回来看他,他都非要给孩子们路费,生怕孩子们多花费了,平常要是给他买点什么,他都要把钱还给儿女们。住院时,去看望或照顾他,他就一直往外撵:“快回去上班,别耽误了工作。”就是到了生命的最后,他还怕耽误儿子的工作,不让儿子从美国飞回来看最后一眼。
“虽然父亲很平凡,但却深受学生爱戴,得到了朋友和同事们的敬重,他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父亲是好人。”石敬鸣说。
夫唱妇随爱生命
妻子熊国华是山大附中退休的高级教师,用大女儿的话说,“妈妈什么都想得开,比我们小辈都强”。尽管已经92岁高龄了,但老太太耳聪目明,思路清晰,轻易不讲话,当她的子女们和记者回忆起以前的事时,她会冷不丁告诉他们:时间不对,或者名字记错了等等。
王老的品质坚韧,妻子则豁达开朗,这样的性格搭配,教会子女们从容淡定地面对生活。
89岁时,因为便血,熊国华老人自己去了附近医院做检查,医生没有把直肠癌的结果告诉她,非要等儿女们来了再说,她却肯定地说:“没事,我能承受”。面对这样的检查结果,子女们伤心的同时,也顾虑要不要给老人做手术,害怕年龄大,经不起。这时,熊国华老人又坦然地说:“能看咱就看,好了更好,不好就捐了,没什么。”
手术很成功。如今,抱着“多活一天,赚一天”的想法,熊国华老人依旧笑对人生,无所畏惧,每日养花种草,休养生息。这种对于生命的态度,深深感染了儿女们。
王黔明很动情:“这么多年来,父母没有要求我们四个子女给过他们一个承诺,没花过我们一次工资。但从小到大,却时时刻刻嘱咐我们要认真做人、做事,要对得起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一生不够,来世我们还要做他们的儿女。”
和睦家风有传承
在严父慈母的教导下,王家四个孩子中,出了两个博士,其中,还有一个在国外。虽然都已步入花甲之年,但同他们的父母一样,各家都夫妻恩爱,生活美满幸福,四个兄弟姐妹凝心聚力,和睦相处。
孙辈的孩子们也受到感染,很孝敬老人。在王老过90岁生日的时候,就是由孙子、外孙们一手布置的,他们自己写对联、挂红灯笼、写祝寿词,为老人行跪拜礼……
这个大家庭令人称羡。父母相约捐献遗体的行为,起初就得到了子女们的理解,他们认为这是对生命更大的尊重,是心灵高尚的一种行为,他们倡导厚养薄葬,把孝心孝行的美德发扬光大。耳濡目染的大女儿还有所行动。就在2007年,她就同爱人一起,在市红十字会进行了遗体自愿捐赠登记。市红十字会秘书长田兆渠说,像王老这样在98岁高龄行此善举者在我市是第一人,一家几口都愿意捐献遗体的,在我市更是少见。
“看到父亲走了,我们很难过,也纠结,但是,这条路我也一定会走,向父亲学习,因为这是一种生命的延续,我可以贡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以另外一种方式继续生活下去,我觉得很好。”王黔明说。
本报记者 张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