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5-16 信息来源:音乐学院
5月12日上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和科技史家、美国物理学会会员 ( fellow)、圣迭戈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 程贞一教授应音乐学院邀请在音乐厅为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在出土音乐文物中寻找三分损益律”的精彩讲座。
程先生在讲座中以原始文献和出土文物为依据,系统分析了古代中国在声学和律学方面的成就。谈到李约瑟“中国十二律只需要最简单的数学计算,没有八度为其出发点”的说法,他认为,根据曾侯乙编钟中钮钟的音名铭文和音程结构,说明了中国在纯律推导上走在世界前列;证实了古代中国的三分损益律制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用五度生律而没有最大音差问题的十二律体系,并且深入分析了朱载堉推导等比律的思路与成就。他指出:中华考古音乐预示现今所知的音阶,除了平均律外都在公元前5世纪已推算出,而巴哈在18世纪实践所得的“平均律”。朱载堉在16世纪也先推算出来,这些足以证明中国古代声学的源远流长和令人惊叹的相对领先性。
5月14日,音乐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特邀中科院乐律学家戴念祖研究员在文科楼三层报告厅做了主题为“音乐表演中的乐律学”讲座。乐律学是音乐实践的基石,是每一位音乐学习者都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此次讲座,戴先生以独特的方式将乐律学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展现出来,为表演艺术中的乐律学研究提供了新视野,用理性的分析诠释了音乐的抽象化。戴先生虽是著名的自然科学史学家,但他的研究成果却名扬音乐界,主要原因就是他在中国古代乐律学领域的杰出成就。他用科学眼光和严谨的逻辑,系统梳理了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的研究工作,阐释了朱载堉十二等程律的价值和意义,厘清了朱载堉计算等程率的方法和路径,使世界认识了朱载堉。乐律是数理精确性和审美自由性的统一体,有了绝对与相对的矛盾统一,音乐表演才有生命力和魅力;乐律是音乐的科学根基,可以坚实音乐创作和实践。从戴先生的报告和他的研究成果可知,先生的研究已经贯通了文、理、艺术等学科,破除了学科之间的壁垒,强化了问题的意识,优化了研究方法。戴先生用胡适先生的一句话教导音乐学院全体师生 “作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问,做人要在有疑处不疑问”。
程贞一教授和戴念祖研究员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汇通文理、艺术,为音乐学院全体师生展示出了学科交叉研究的硕果,用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融通的实例启发了音乐学院的全体师生,拓展了综合性大学音乐学科科学研究的思路。